
由於國內加稅、生活成本增加,以及對美國關稅政策的擔憂,英國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由-19降至-23,跌至2023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不過仍遠高於保守黨前首相卓慧思短命內閣時期。
自1970年代初以來,唐寧街和英格蘭銀行一直密切關注消費者信心指數,將其作為經濟預警的重要信號。綜合《衛報》等媒體報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fk公布的數據,4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工黨政府上場以來(近17個月)最低,並遜於市場預期(僅降至負21),反映了稅收增加、家庭賬單上升、以及擔心特朗普的關稅可能引發另一波通貨膨脹浪潮所帶來的壓力。
GfK消費者洞察總監尼爾.貝拉米(Neil Bellamy)表示,消費者不僅要應對「4月份多項成本增加」,如水電費、市政稅、印花稅和道路稅,還要「聽到關於特朗普關稅可能導致高通脹再現的嚴重警告」。
特朗普最新一輪關稅已經擾亂了全球市場,並增加了更廣泛經濟放緩的風險,雖然美國以外地區的直接通脹影響仍不確定,但供應鏈中斷可能也會推高英國的物價。越來越多的企業警告稱,供應鏈中斷可能迫使他們提高價格,同時消費者對通脹的預期也在上升。
GfK的最新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總體經濟形勢的預期指數下降8點,至-37點,明顯比2024年4月的讀數更糟。對未來12個月個人財務前景也有所減弱,下降四點至-3,比去年同期低5點。
信心水平下降可能預示著消費者支出疲軟,因為家庭會因擔憂自身財務前景而縮減開支,尤其是在大額消費方面。
英國通脹已從2022年底11.1%的峰值回落,儘管目前通脹率為2.6%,但英國央行預計今年夏季該數據將升至3.7%,隨後在未來兩年內緩慢回落至2%的目標水平。貝拉米質疑,在特朗普關稅的影響下,英國是否會再經歷新一輪價格快速上漲,「如果屬實,消費者信心可能會崩潰,而自2022年9月(當時因為政府推出災難性迷你預算,信心跌至-49點的歷史低點)以來出現的整體改善可能會迅速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