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宗方濟各的葬禮,成為各國領導人進行「葬禮外交」的重要場合,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乘機在聖彼得大教堂單對單密談。台灣領導人賴清德本來也力爭與歐美元首同台,凸顯「外交突破」,卻無法如願,只能派前副領導人陳建仁參加。
就職彌撒將於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
梵蒂岡近日選出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將於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預計多國領袖參加,賴清德是否有機會出席呢?陳建仁回應,儘管非常期待台方能有高層參與,但因籌備時間緊逼,目前仍由外交部與教廷方面積極協調中。

梵蒂岡是台灣唯一在歐洲的「友邦」。2005年,時任台灣領導人陳水扁親自出席教宗保羅二世葬禮,並被安排在第一排。2013年,方濟各就任,時任領導人馬英九伉儷也赴梵蒂岡觀禮。這次賴清德「葬禮外交」受挫,自然也無法參加新教宗就職典禮。
此消彼長!這顯示台灣的國際空間正進一步收縮,北京影響力不斷上升。梵蒂岡拒絕賴清德,是中方施壓的結果,也是教廷珍惜來之不易的中梵關係。在方濟各任上,中梵就中國主教的任命達成臨時協議,並且三度獲延長期限。雖然協議秘而不宣,但大致是主教人選由北京推薦,教宗任命,中方事實上掌握主導權。

新教宗良十四世雖然是美國籍,但曾在秘魯最貧困的地區工作長達20年,過去兩年在教廷擔任高階官員,被視為與方濟各風格接近,相信對如何發展中梵關係態度不會與方濟各南轅北轍。
眾所皆知,中梵建交的障礙不是台灣,教廷其實隨時可與台「斷交」,關鍵還是在主教任命,以及中方的政治考慮。北京近年高度重視國家安全,「堅決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堅持獨立自主自辦」,並不急於與梵建交,以免梵蒂岡在華影響力上升。此次方濟各逝世,中方雖然表示哀悼,但沒有任何中國主教參加喪禮。

中方據報日前趁「教宗空窗期」舉行兩場主教選舉,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天主教愛國會副主任吳建林當選上海教區輔理主教,河南省天主教教務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李建林擔任河南新鄉教區主教。新當選的主教名單將交由梵蒂岡批准或否決,這是新教宗接受考驗的第一步。
紀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