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FA協會最新發布《2025年全球畢業生就業前景調查》,CFA協會亞太區考試發展高級總監楊啟之指出,調查結果明確顯示,大部分被訪的香港畢業生對就業前景充滿信心,更領先全球水平,其中金融和STEM行業最受青睞,而人工智能(AI)時代下的技能提升與軟實力培養成為關注重點。
受惠港整體經濟氛圍好轉
楊啟之指出,87%香港畢業生對未來就業前景充滿信心,高於全球81%平均水平,並與去年相若。她分析,這與香港整體經濟氛圍好轉、新股上市活躍、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等因素密切相關。此外,港府的專才計劃、北部都會區科技園建設等政策,也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增強其對就業市場信心。
教育業躋身「最具前途領域」
她又稱,香港畢業生對金融行業就業興趣仍居首位(2025年:46%;2024年:28%),其次是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2025年:22%;2024年:6%),與全球情況相符。她強調,針對香港方面,教育行業首次躋身「最具前途領域」第三位,反映香港學生對教育領域發展潛力的認可,這與香港擁有5間世界百強大學、教育質量備受肯定的背景相符。
AI料取代部分基礎工作
面對AI與大數據普及,她提到,香港畢業生展現出較強前瞻性:96%香港畢業生有信心使用AI工具並轉化為職場優勢。不過,82%受訪者亦擔憂AI及自動化帶來的顛覆,如取代部分基礎工作(包括數據錄入、報告總結),以及HR(人事管理)用AI篩選簡歷帶來的競爭壓力。
「軟技能」成最關鍵競爭力
她續指,90%畢業生了解僱主需求,高於全球83%平均水平。66%受訪者認為「軟技能」(如溝通、協作、批判性思維)是最關鍵競爭力,高於對AI技能(56%)和量化分析能力(50%)重視。她解釋,這反映出香港學生意識到,在AI成為基礎技能的時代,軟實力是突破競爭的核心。此結果亦與僱主需求一致,僱主不僅要求應聘者具備AI應用、數據分析等技能,更看重溝通能力、學習好奇心和團隊協作精神,重視「硬實力+軟實力」的複合型人才。
考專業認證比博士更實際
67%受訪者認為,考取專業認證比攻讀碩士及博士更具實際價值。她指出,這與香港學生務實求職態度有關,他們更傾向於通過專業認證課程裝備自己,快速適應職場需求。為此,CFA課程近年新增模擬實踐課程,涵蓋AI應用、金融模型分析等內容,幫助學生提前模擬分析師工作場景。
此外,港府「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已延長至2028年,資助學生及在職人士進修,其中包括受認可的CFA課程,進一步推動綠色金融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