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勞聯提45項建議 倡破欠基金擴至欠供強積金 暫停輸入部分工種外勞

新一份《施政報告》預料將於2025年9月17日公布,行政長官李家超正就《施政報告》諮詢公眾。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上周五(18日)出席《施政報告》諮詢會,今日(22日)在立法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勞聯建議將破欠基金保障擴至強積金僱主供款,調整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並暫停輸入部分工種外勞。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建議,參考新加坡近年訂立《平台工人法案》(Platform Workers Act)的模式,立法為平台工作者提供法定工傷及退休保障,及與平台協商渠道。他認為,本港可立法為平台工作者設立在僱員和自僱以外的第三種身份,涵蓋平台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常見平台工作職業,並規定平台公司須為旗下平台工作者繳納強積金供款、購買與僱員勞工保險保障一致的特定工傷保險,建立由勞資官三方組成的協商平台,就各種勞資問題、工作者權益及法例規管等事宜進行商討。

「破欠基金」有70多億結餘財政穩健

林振昇指本港近年企業倒閉個案增加,而目前「破產欠薪保障基金」未有涵蓋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過去不少工友最終無法成功追討款項。他認為現時「破欠基金」尚有70多億結餘,財政狀況相當穩健,而近年赤字因政府豁免商業登記費,明年起政府收回商業登記費,令破欠基金收入增加。按上年度統計數據,被拖欠而未能追回的強積金供款,當中連同僱主和僱員供款部分合計僅約1,000多萬元,約佔欠薪5%。因此,他建議將「破欠基金」的保障擴展至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分,並預計不會為基金帶來重大負擔。

周小松(右2)指,擴大輸入外勞後,有工人遇到工時減少和工資受壓,甚至懷疑被外勞取代而遭解僱。李健威攝
周小松(右2)指,擴大輸入外勞後,有工人遇到工時減少和工資受壓,甚至懷疑被外勞取代而遭解僱。李健威攝

 

林振昇(左3) 建議,參考新加坡立法為平台工作者提供法定工傷及退休保障,及與平台協商渠道。李健威攝
林振昇(左3) 建議,參考新加坡立法為平台工作者提供法定工傷及退休保障,及與平台協商渠道。李健威攝

 

譚金蓮(左2)建議將法定有薪產假增至18周。李健威攝
譚金蓮(左2)建議將法定有薪產假增至18周。李健威攝

 

勞聯建議將法定有薪產假增至18周。李健威攝
勞聯建議將法定有薪產假增至18周。李健威攝

 

勞聯建議暫停輸入部分外勞。李健威攝
勞聯建議暫停輸入部分外勞。李健威攝

 

延續或恆常化「工傷復康先導計劃」

「工傷復康先導計劃」試行至今年9月。林振昇指出,據政府早前統計,參加先導計劃的建造業工友康復率較未有參與計劃的約高出一成多,並且康復時間更短約三成多,證明計劃有一定成效。建議政府考慮延續或將「工傷復康先導計劃」恆常化,及將製造業和零售業等工傷個案較多的行業納入至計劃內。

建議設立輸入外勞暫緩機制

勞聯秘書長、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已批出超過67,350個輸入外勞名額,其中飲食業批出達2.8萬名。他指,擴大輸入外勞後,有工人遇到工時減少和工資受壓,甚至懷疑被外勞取代而遭解僱,在餐飲業尤為嚴重。他建議政府調整「優化計劃」,恢復執行26個職位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外勞的規定,及推出一系列措施防止濫用,包括設立輸入外勞暫緩機制,並以失業率、空缺率和薪金中位數等數據作為基礎,若數據持續變差應立即暫停該行業或工種的輸入外勞申請;更改輸入外勞的人手比例規定,須按相同職務的本地僱員人數計算;輸入外勞的僱主須定期申報本地僱員人數變化,以便勞工處巡查和監察;除行政處分外,設立罰款機制處理惡意違規者,及公布違規者黑名單讓公眾查閱;以及檢視和優化「常見職位每月工資中位數」的統計方法,確保薪金水平更貼近市價。

周小松續指,目前高風險小型工程監管仍有不足,由於《建築地盤(安全)規例》豁免無須承建商就工期少於6周及僱用不多於10人的小型工程向勞工處申報,即使政府與物管業界建立吊棚工程自願申報制度,但由於涵蓋範圍仍有局限,處方未必能掌握所有高風險小型工程的情況,並及時進行針對性巡查。

倡訂立5天法定有薪照顧者假期

周小松建議,訂立5天法定有薪照顧者假期,讓身兼照顧者僱員可平衡家庭和工作責任。他補充指,澳洲自2010年起,規定僱主每年要為全職僱員提供10天有薪照顧者假期,即使兼職僱員也可以依工時按比例發放,值得參考。勞聯副主席譚志聰建議將持續進修基金增至3萬元,並加強就業配對服務,包括優化邀請申請輸入外勞的企業機構參與勞工處合辦的招聘會。

增侍產假至不少於7天 產假增至18周

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表示,期望政府提升僱員生育保障,目前法定5天侍產假已有6年多未有調整,保障不僅較內地主要城市,例如北京、深圳市等的15天陪產假為少;鄰近地區包括南韓和新加坡,近年都分別將侍產假大幅增加至20天及4周。建議將法定有薪產假增至18周,而新增的4周產假薪金支出,繼續由「發還產假薪酬計劃」提供津貼。

落實為低收入者代供強積金

勞聯副主席陳萬聯應表示,建議加強對弱勢社群支持。他指,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的安排至今仍未有落實方案,故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完成相關審視工作,落實兼顧公共財政及保障低收入工友的代供安排。

記者:李健威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