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跨境平台購買內地境內商品越來越普遍,衍生不少消費糾紛。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及澳門消費者委員會昨日(22日)首度聯合發出消費提示,提醒市民網購內銷商品時須加倍留神。有立法會議員提醒市民訂購內地傢俬時,小心會跌入誤聘黑工裝嵌的陷阱。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今(23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內地網購品種多及價格上貼近廠價,非常具競爭力,令近年跨境網購非常熱切及趨增,但消費者選購時要小心,某些產品如新鮮肉、蛋及蘭花等,是受到香港法例限制禁止入境 。近期亦有一宗男童透過網購煙霧彈的嚴重違法事件,所以家長要提醒小朋友小心選購。
兩地電器插頭不同或有安全風險
電器產品方面,他指出內地購買的電器能源標籤警示,以及產品安全未必能配合香港法例,邵家輝特別提醒,兩地電器插頭不同,有機會構成安全風險。





他又稱,據他所知網購糾紛上,近期有不少涉及訂製傢俬組合或櫥櫃問題,由於貨品較大件,若訂製尺寸不符時,較難退貨。尤其傢俬要裝嵌時,有傢俬業朋友向他反映,近年出現裝嵌黑工問題,所以消費者要格外留意,以免跌入誤聘非本地人的黑工陷阱。
邵家輝說,網購鮮肉食品本身是違法,相信網購平台應該有能力可查看消費者的IP位置,再利用系統查出是否選購不符合香港法例的商品進行把關攔截,政府亦可以與大型網購平台加強溝通及提示,減少風險。
相關新聞:跨境網購常中伏 商家唔肯退貨? 粵港澳三地消委會聯推五大提示 即睇糾紛拆唔掂點算!(附投訴連結)
梁文廣:有待加強宣傳教育保障消費者權益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梁文廣在同一節目表示,近期較多聽到涉及日用品、電器及訂製貨品的投訴。他認為海關及食環署,可增加抽查跨境網購食物,及要求非官方集運的報關文件及資料必須齊全,包括貨物種類等。此外,亦可加強對集運商,或中港運輸公司的管理,提醒他們勿運送違禁物品入境,否則要負上刑責。
他指,在社區曾有個案,有市民網購一部100吋電視機、70吋的電視機 ,當運到香港時整個屏幕都碎了,但運貨者卻推卸指只負責運貨,損壞與否與他們無關,究竟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令消費者無從追究。
梁文廣表示,很多香港人收貨時都無錄影開箱的習慣,有待加強宣傳教育,保障消費者本身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