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特朗普政府向南韓課徵25%對等關稅,預計將從8月1日起實施,南韓正抓緊最後機會談判。據美媒則爆料,美國方面要求南韓交出「最有誠意的貿易談判」提案,疑似不滿南韓給出的籌碼。韓華集團副會長金東官和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已分別在28、29日出發赴美,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也在30日下午啟程前往美國。南韓財閥大老接連訪美,可見南韓非常急迫。
南韓官員「跟飛」蘇格蘭
南韓已派出產業通商資源部長金正官、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飛往華府,於美東時間24至25日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進行兩輪談判,還前往商務部長官邸挑燈夜戰。盧特尼克跟着特朗普出訪英國蘇格蘭時,金正官、呂翰九也「跟飛」,結束蘇格蘭行程後又返回華府繼續談判。
相關新聞:關稅戰|韓關注日「各種讓步」仍被徵15% 堅拒開放農產品市場





根據美媒《華爾街日報》,儘管南韓李在明政府提出由企業挹注1000億美元 (約7850億港元)、且由政府提供貸款與融資等資金援助之方案,更在最後提出規模高達數百億美元的「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合作計畫,盼透過合作重振美國造船業。
挹注1000億美元被嫌不夠
不過,報道指出,盧特尼克向南韓的談判官員要求「請你們端出最完善、也最具有誠意的貿易協議方案」,顯示美方仍不滿意南韓提出的籌碼。觀察南韓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約43175億港元)、歐盟承諾投資6000億美元(約47100億港元)。南韓要求美國全面減免關稅,美國要求南韓挹注4000億美元(約31400億港元)成立對美投資基金。
相關新聞:美日貿協內幕|特朗普大筆一揮 日本對美投資「加碼1000億美元」





相關新聞:美歐貿協|特朗普再次「手寫加碼」 投資5000億美元變6000億
另外,南韓也派出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具潤哲出訪華府,預計美東時間31日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進行談判。具潤哲也於29日下午攜手金正官、呂翰九,與盧特尼克進行2個小時的談判。同時,南韓外交部長趙顯預計趕在關稅政策上路之前,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展開會談。
南韓總統辦公室政策室長金容範30日下午透露,美國除了對南韓提出的造船業合作感到高度關注以外,雙方還針對半導體、蓄電池、生技領域合作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