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奏效 芬蘭首都去年交通死亡事故掛零

在多方措施奏效下,赫爾辛基交通大改善。資料圖片

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市政府官員表示,該市在過去一年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死亡事件,當地交通工程師認為有很多因素促成這項成就,「限速」及「城市規劃」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據報道,儘管歐盟成員國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正在下降,去年就下降3%,但在大都會地區,悲劇性的交通事故仍屢見不鮮。對大多數城市來說,整整一年沒有發生交通事故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遑論一國首都。
2023年,歐盟城市共有7807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去年,德國首都柏林有55人死於交通事故,而過去12個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有9人在交通事故中喪生。赫爾辛基是歐盟最小的首都之一,人口略低於69萬,但約有150萬人在其都會區生活和通勤,但在過去一年,該市沒有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死亡事件。
赫爾辛基市政府城市環境部門的交通工程師烏崔亞寧告訴芬蘭媒體,這項成就歸功於很多因素,「限速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市政官員引述數據指出,將汽車撞擊速度從每小時40公里降至每小時30公里,可將行人死亡風險降低一半。2021年,赫爾辛基市政府在大部分住宅區和市中心都實施更低的速限。
為確保限速的執行,赫爾辛基新增70個測速攝影機,並制定基於國家「零傷亡願景」政策的警務策略,目標是實現零交通傷亡。芬蘭交通安全機構Liikenneturva蒐集的數據顯示,自此以來,赫爾辛基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一直在下降。赫爾辛基市政府過去5年來一直試圖複製2019年創造的奇蹟,即零行人或騎行者在汽車碰撞中喪生。
烏崔亞寧強調,這項任務的成功是基於數據驅動的長期出行政策和城市發展策略,這些政策和策略徹底改變這座曾以汽車為中心的首都。赫爾辛基的許多地方都縮窄道路、種植樹木,目的是為駕駛人帶來「不適」,因為複雜的城市景觀迫使駕駛人在人口密集的地區更加謹慎行駛。
赫爾辛基也投資建設新的人行道和腳踏車基礎設施,包括一個超過1500公里的綜合腳踏車道路線。赫爾辛基還透過低碳和自動駕駛公車增強公共交通網絡,並獲得歐洲投資銀行資助,用於建造一條新的電車路線。烏崔亞寧表示,這些升級改造有助於「減少汽車使用,從而減少嚴重事故的次數」。統計顯示,2003年至2023年間,赫爾辛基的交通事故傷亡人數從727人下降到僅14人。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