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號」觀光潛艇下沉爆炸釀五死 報告揭露涉案公司草菅人命細節

2023年6月18日,觀光潛艇「泰坦號」(Titan)啟航深海,前往鐵達尼號(Titanic)殘骸途中突然失聯,其後證實在深海發生致命爆炸事故,導致包括營運潛艇的私人公司OceanGate首席執行官拉什(Stockton Rush)在內等五人葬身深海,事件震驚全球。周二(5日),美國海岸衛隊於發表長達300多頁報告,指出該次事故全因OceanGate在營運「泰坦號」上出現全面缺失,若非如此,慘劇完全可以避免。

報告指出,OceanGate的安全程序「存在嚴重缺陷」,實際操作與書面協議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公司長期忽視「紅旗」警告,培養了一種「有毒的工作環境」,並通過解雇高級員工及威脅解僱來阻止員工與承包商提出安全顧慮。調查發現,OceanGate「通過製造並利用監管混亂與監督挑戰,戰略性地逃避了既定的深海協議」,最終導致Titan完全脫離標準運營規範。

拉什被特別點名為關鍵責任人,報告認為他「表現出疏忽」,直接導致四人死亡。若他倖存,案件可能移交美國司法部(DOJ),他或面臨過失殺人指控。證據顯示,拉什無視工程師的警告,忽視關鍵檢查、數據分析及預防性維護。例如,2023年財務壓力導致Titan在加拿大冬季露天存放,暴露於降雨與凍融循環,進一步損壞其碳纖維船體結構。

此外,潛艇的設計、認證、維護和檢查流程均被評為不合格。聽證會上,首席工程師證實,他曾因感到被迫趕工而拒絕數年前駕駛該潛艇,並對其安全表示懷疑。報告還提到,2022年7月「泰坦號」在鐵達尼號殘骸中受困並遭受「不可逆轉」的船體損壞,但OceanGate未進行徹底調查。

調查發現,缺乏國內外對潛艇運營的監管框架是另一大問題。委員會主席傑森·紐鮑爾(Jason Neubauer)表示:「需要更強的監督,並為探索新概念的運營者提供清晰選擇,以防止未來悲劇。」他強調,報告的發現將作為寶貴教訓。

OceanGate已於2023年7月暫停運營,並於週二通過發言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Christian Hammond)表示,公司已全面配合調查並永久關閉。「我們再次向2023年6月18日遇難者家屬及所有受影響的人表示最深的哀悼。」哈蒙德說。

報告建議更新30年未改進的潛艇監管規範,並建立新設計認證流程,以應對深海旅遊業的發展需求。

「泰坦號」潛艇由位於華盛頓州的私人公司OceanGate運營,其首席執行官拉什(Stockton Rush)也在事故中遇難。潛艇於2023年6月18日早晨從加拿大紐芬蘭附近啟航,計劃探訪鐵達尼號殘骸,但約兩小時後與支援船失去聯繫。當日下午,潛艇被報告過期,隨即啟動了為期數天的搜救行動,動用了船隻、飛機和設備,搜索範圍約在聖約翰斯(St. John’s)以南435英里處。最終,6月22日,遠程操作載具在鐵達尼號船頭約330碼的海底發現了Titan的殘骸,確認了爆炸事故。

遇難者包括拉什、法國探險家保羅-亨利·納傑奧萊(Paul-Henri Nargeolet,綽號「鐵達尼號先生」)、英國冒險家哈米什·哈丁(Hamish Harding)以及巴基斯坦著名家族成員沙赫扎達·達伍德(Shahzada Dawood)及其19歲兒子蘇萊曼·達伍德(Suleman Dawood)。納傑奧萊家族去年提起了超過5000萬美元的訴訟,指控OceanGate嚴重疏忽,稱船員在災難前經歷了「恐怖與精神痛苦」。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