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發現明代古墓群 林筱魯以宋王臺古井為例 相信可做到保留而不影響發展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日前發現疑似明代古墓群,部分墓碑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字樣。古物諮詢委員會前主席、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由於清朝時期的「遷海令」,令沿海很多建築結構消失,現時在香港任何明朝的古蹟古物都較珍貴,相信可做到保留而不影響新田科技城發展。

能否保留要視乎原本位置用途及改變設計彈性

他以當年土瓜灣宋王臺發現多個古井為例,當時其中一個古井位於原有設計的道路,其後土木工程拓展署因應要求修改了設計,令古井可以保留,因此今次如證實古墓群是來自明代,能否保留要視乎原本位置的用途,改變設計彈性有多大,而目前新田發展仍是初段,相信有機會可保留。

林筱魯相信可做到保留而不影響新田科技城發展。資料圖片
林筱魯相信可做到保留而不影響新田科技城發展。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日前發現疑似明代古墓群。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日前發現疑似明代古墓群。資料圖片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發現古墓群,部分墓碑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字樣。Hong PICs 康港劉影fb圖片
新田科技城項目範圍內發現古墓群,部分墓碑刻有「皇明崇禎拾年」字樣。Hong PICs 康港劉影fb圖片

 

林筱魯表示,清朝時期有「遷海令」,令沿海很多建築結構消失,在香港任何明朝的任何古蹟古物都是比較珍貴。資料圖片
林筱魯表示,清朝時期有「遷海令」,令沿海很多建築結構消失,在香港任何明朝的任何古蹟古物都是比較珍貴。資料圖片

 

根據土拓署網頁,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首階段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在去年12月31日展開,預計2027年完成。資料圖片
根據土拓署網頁,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首階段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在去年12月31日展開,預計2027年完成。資料圖片

 

根據新田科技城分區大綱圖,墓地位置與擬議道路重疊,旁邊是一幅約2.2公頃住宅用地。根據土拓署網頁,新田科技城第一期首階段土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在去年12月31日展開,預計2027年完成。該項目包括土地平整及土地勘測、興建道路、行人路、排水渠及污水系統等工程。

相關新聞:新田科技城現明末古墓群 發展局:古跡辦研歷史價值後與土拓署商討

記者:郭穎欣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