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創新指數|深港穗集群登榜首 中大推動區域科研合作 專利申請數目居全港院校之冠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今日(9月1日)公布《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排行榜通過三項核心指標,即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科學論文發表量,以及今年新增的風險資本交易量,識別世界級創新活動在當地的集中程度。

中大:全球逾2400個獲授權專利項目

香港中文大學指,中大致力推動科研創新及知識轉移,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過2,400個獲授權的專利項目;近五年每年專利申請數目更高踞全港院校首位,歷年來累計專利申請、獲授權專利數目、知識產權授權收益,一直保持全港院校之冠。

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很高興深港穗首登《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榜首,不僅彰顯大灣區的科研創新實力,更突顯香港在推動區域創科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中大與中大(深圳)會繼續發揮獨特優勢,加強與大灣區夥伴的科研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透過促進產學研協作,推動知識轉移及培育人才,相信大灣區將成為引領未來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表示,深港穗首登《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榜首,彰顯大灣區科研創新實力。
中大校長盧煜明教授表示,深港穗首登《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榜首,彰顯大灣區科研創新實力。

 

中大近五年每年專利申請數目高踞全港院校首位。
中大近五年每年專利申請數目高踞全港院校首位。

 

中大深圳研究院於2018年成立眾創中心,是中大在深圳設立的初創公司孵化平台。
中大深圳研究院於2018年成立眾創中心,是中大在深圳設立的初創公司孵化平台。

 

中大積極參與由香港特區政府推展的重點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6所研究中心。
中大積極參與由香港特區政府推展的重點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6所研究中心。

 

《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
《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行榜,「深圳─香港─廣州」集群首次榮登榜首。

 

中大一直致力推動尖端研究及技術落地,早前有4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授牌,涵蓋生命醫學、農業技術及量子信息;在創科署推出的兩輪「產學研1+計劃」中,中大共有13個項目獲資助,涵蓋醫學、電腦科學與工程等多個創新領域,資助項目數量位居香港院校之首;中大亦積極參與由香港特區政府推展的重點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6所研究中心,專注於健康、生物醫學、機械人工程和人工智能領域,至今已有超過350個發明專利申請。

中大積極推動師生將研究成果與專業知識貢獻社會,並設立知識轉移事務處,為中大研究人員提供實際協助、制定及推行相關研究政策,以提升大學的研究水平至國際標準,為香港以至區內轉型成為知識創新型經濟作出貢獻。

中大創新公司為師生提供早期資金

中大亦致力扶植初創企業,推動校園創新創業生態圈發展。中大成立的中大創新有限公司為師生提供早期資金支持,培育更多成功企業,將科研成果惠及社會。中大創博館(InnoPort)作為創業支援平台,亦會為師生提供資金支持、專業培訓及網絡建設,營造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助力創業者實現理想。

此外,中大是香港高等院校之中,最早踏入廣東省進行產學研協作的大學。中大深圳研究院於2018年成立眾創中心,是中大在深圳設立的初創公司孵化平台,加強深港兩地在產學研三方面的深入合作。該中心至今有118個初創項目,涵蓋人工智能、機械人與先進製造、互聯網與資訊技術、醫療與生物醫學等領域,為大灣區及國家戰略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