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籌辦的「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第二天(12日)早上來到天瑞邨體育館,舉行新界北地方選區選舉論壇,候選人包括新社聯譚鎮國、工聯會曾勁聰、身兼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的沈豪傑、新民黨廖子聰,以及民建聯姚銘。




候選人分別介紹政綱
在自我介紹環節,譚鎮國表示自己在元朗讀書及長大,現時是北區區議員,又稱北區是其從政起步點,既感謝、亦有承擔。他今次的選舉口號是:「提速北都,為你增值」,形容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的新中心、經濟新引擎,而他曾擔任東華三院的主席,在教育、醫療、社福有認識,希望可利用自己在不同界別的經驗、人脈、資源,服務新界北及所有香港市民。他的政綱是五大提速,包括交通、區內就業、在教育及社福配套、醫療服務等,亦要爭取政府入駐的速度,帶頭為北都發展。
曾勁聰表示自己是全職區議員,亦是在北區長大,見證北區由鄉村變成新發展區,而他作為工聯會代表,重申民生無小事,若當選會繼續工聯會的傳統,多聆聽民意。他又稱,自己在區內花了兩個十年,全職、全心服務,希望自己的歸屬感可以在議會上發揮,提出更貼地的意見,參選的三大目標包括推動區內交通配套、加快北都規劃落實,以及醫療到位。





沈豪傑表示自己已擔任5屆區議員,在元朗出生及長大,是律師及區內的中產,明白區內中產及基層要上班及照顧家庭的辛酸。他希望進入議會協助政府就北都訂立專屬條例,推進交通設施發展等,認為大發展不止起樓、起路,更要推動法律、科技落戶北都,實現職住平衡。
廖子聰指自己自2015年起紮根新界,現在新界北正迎來北都發展的重大機遇,希望運用專業議政、實事求是的精神,令新界北變得更宜居、宜學、宜業,建議要增設幼兒中心支援家庭、推動STEM教育、提升關愛隊的效能,增強醫療服務等。他承諾會推動北都由藍圖變成現實,讓居民感受到發展帶來的好處。
姚銘同樣是服務社區超過20年,形容這是家及他成長的地方,而政府倡議北都前,新界北一直是香港的邊陲地帶,發展裹足不前、原區就業不足,認為除了發展外,都要思考如何惠及本區居民。他建議未來北環綫要再提速、推動綠色交通、解決職住不均、增加不同類型學校的選擇,其選舉口號是「幸福北都」,希望北都不只是住的地方,而是交通規劃完善、環境更好的社區。
記者:郭詠欣
攝影:蘇正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