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選擇黨」被列極端組織

德國另類選擇黨共同領導者人韋德爾(左)和克魯帕拉(右)前不久在德國柏林發表聲明。路透社

德國聯邦憲法保護局(BfV)近日將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正式列為「極端主義實體」,稱其內部普遍存在威脅自由民主秩序的理念,使其成為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首個被如此定性的全國性政黨。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抨擊此舉等同「變相專制」,與德國外交部公開爭執。

據綜合報道,德國憲保局根據為期3年、厚達1100頁的調查報告指出,該黨所持「種族和血統民族觀」與維繫德國自由民主的基本秩序不相容,其排斥具有移民背景的德國公民,更違反憲法保障的人性尊嚴原則。該黨是否會遭取締引發關注。
憲保局表示,該黨不僅在黨綱上違憲,也在成員言論和行動中助長社會分裂,包括黨主席韋德爾曾將暴力問題種族化,稱「持刀犯罪」源自非洲和中東,與德國本土文化無關,因此將該黨列為「明確極右翼」等級組織。
在將該黨從「極右嫌疑對象」改列為極端組織後,憲保局得以展開更直接的情蒐手段,包括安插線人、電話監聽、收集影像和影音資料等,監控門檻比過去更低、更廣泛。此外,這個負面標籤及對公務員招聘的限制,也可能讓該黨吸收新成員的能力大打折扣。
據了解,該報告早在德國2月大選前就已完成,惟考量時機敏感才延後公布。該黨最後在國會大選中取得第2高席次,僅次於即將於6日宣誓就任總理的梅爾茨,其所率領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督教社會聯盟」(CDU/CSU)。對此,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社群平台X發文抨擊,「德國剛剛賦予其間諜機構監視反對派的新權力,這不是民主,而是變相專制」。他又表示,真正極端的不是廣受歡迎的AfD,而是遭到AfD反對的開放邊境移民政策,敦促柏林當局改變方針。
美國副總統范斯轉發魯比奧的貼文,稱柏林當局試圖摧毀德國最受歡迎、也是迄今最具代表性的東德政黨。范斯在德國2月大選前,曾在訪德時會見AfD高層。
德國外交部隨後直接在魯比奧的貼文反擊道,「這就是民主。這項決定是經過徹底且獨立調查的結果,旨在保護我們的憲法和法治」,並強調獨立法院才擁有最終裁決權。英國外交部也幫腔道,「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是,右翼極端主義必須被制止」。不過,范斯隨後又發文反駁德、英外交部,稱西方國家共同推倒柏林圍牆後,現在又被重建,而且禍首不是俄羅斯,而是柏林當局。AfD共同領導人韋德爾(Alice Weidel)與克魯帕拉(Tino Chrupalla)對BfV決定表示強烈不滿,批評這是「對民主的重大打擊」,稱該決定「明顯具有政治動機」,並預告將提起法律訴訟。
AfD近年爭議不斷,包括將納粹歷史貶為「鳥屎」、稱希特拉「被迫」入侵波蘭,以及傳出涉及百萬人驅逐計劃。儘管如此,該黨支持率仍上升。今年2月國會選舉中拿下20.8%選票,僅次於基民盟/基社盟(CDU/CSU)的28.6%。最新民調顯示,AfD甚至以26%支持率超越執政聯盟。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