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颱風/港鐵/樹木監察系統】颱風季節即將來臨,吹倒的樹木隨時對鐵路行車安全構成危險。港鐵研發的「樹木監察系統」,可透過光學雷達收集鐵路沿綫樹木的數據,再進行人工智能分析,以加強預防性樹木管理,有助應對颱風季節,減低塌樹造成的影響,系統於2024年的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銀獎,並於2023年已落實應用於輕鐵網絡。港鐵公司車務工程服務及創科總管陳慶強表示,系統現時可一星期完成一次輕鐵網絡沿綫樹木的巡查,提供前瞻性的數據分析,應用至今已發出超過600個預警提示,有效提高整體風險管理效能。
應用至今已發出超過600個預警提示
陳慶強表示,兩架安裝了「樹木監察系統」的輕鐵會於載客行駛期間,透過車頂的光學雷達自動收集沿綫樹木高度、外形及與輕鐵行駛範圍的距離等數據,系統透過人工智能分析樹木進入輕鐵行駛範圍的風險,並通知樹木管理團隊及早檢查確認,安排修剪較高風險的樹木。他表示,兩架輕鐵車輛每個月可巡查整個輕鐵網絡沿綫的樹木一次,若有需要,系統現時可以提升至一星期完成一次巡查,加上樹木管理團隊原有的定期巡查,提升了整體的巡查密度。









他指,系統提供客觀、準確及具前瞻性的數據分析,應用至今發出超過600個預警提示,有效地協助樹木管理團隊及早辨識樹木的生長情況,減低對輕鐵運作的潛在風險,更針對性地規劃樹木修剪工作的優先次序,以創新科技提升整體風險管理效能。他表示,研發「樹木監察系統」期間,創科團隊一直與樹木管理團隊緊密溝通,從使用者角度了解其需要,及因應輕鐵營運環境而作出調整,以完善設計,未來會根據需要,進一步研究是否將系統擴張至其他綫路。
另外,為更好地應對惡劣天氣,各港鐵站已完成相關檢查,包括詳細檢查車站的排水系統及附近渠道,並舉行演練,做好應變準備。港鐵亦已於32個出入口受較高水浸風險的港鐵車站安裝水浸感應器,以提升預警。
風季前加強檢查及修剪沿綫樹枝
港鐵公司營運主管(屯馬綫,輕鐵及巴士)陳志雄表示,港鐵一直就鐵路沿綫的樹木有嚴謹的風險管理機制,風季前,樹木管理團隊特別加強檢查及修剪沿綫樹枝、樹冠和移除枯枝等,防範颱風暴雨令樹枝觸及架空電纜或塌樹阻礙行車等情況。颱風期間,港鐵維修團隊會在鐵路沿綫候命,在安全及可行的情況下搶修受損毀的設施,以及清理路軌上的塌樹和雜物,務求在改發較低信號時,盡快恢復露天段鐵路服務。
陳志雄表示,港鐵一直致力在安全及可行的情況下,盡量維持服務。在一號、三號及八號風球信號生效時,服務會大致維持正常(港鐵巴士會在8號信號生效3小時後暫停)。當九號或更高信號生效時,重鐵露天段及輕鐵會暫停服務,以保障乘客和港鐵人員安全。在露天段仍在行駛的列車,會於安全情況下盡量行駛至原定終點站或有連接商場的車站,讓乘客可到安全地方暫避。
記者 蔡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