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懲教署致力透過職業訓練協助在囚人士重投社會,目前分別為成年及青少年在囚人士提供超過40及13項訓練課程,當中涵蓋建造、飲食、美容、商業等領域,近年更緊貼社會發展,與時並進,開設網上創業、三維打印等新興課程,更將於未來推出創業營商和環保產品設計課程,進一步提升在囚人士的就業能力,實現更生。
懲教署監督(職業訓練)何大政表示,職業訓練課程著重培養在囚人士的工作習慣與紀律,並提供實務訓練,協助在囚人士取得市場所需的職業技能,以及考取相關認可的資歷。他們出獄後可繼續修讀其他培訓機構的銜接及進階職業訓練課程,為日後的求職及發展奠定基礎,最終能重新融入社會。

何大政指出,懲教署提供的課程以「市場導向」為原則,緊貼香港人力資源需求,提供超過40項職訓課程讓成年在囚人士自願報讀,去年共提供1700多個名額,涵蓋建造、飲食、美容、商業等領域。署方開設的課程亦與時並進,除了傳統工藝課程如木工和電工,近年亦因應市場發展,舉辦網上創業營運及市場推廣、三維立體設計打印技術等課程,確保學員習得的技能及能力可應對就業市場的需要。
就業率超過80%
過去3年,參與職業訓練的在囚人士獲釋後的就業率超過80%。為確保課程的認受性,署方積極與認可培訓機構合作,現時40多個課程中,有近半獲一級至三級的資歷架構認證,確保在囚人士所學知識能應付日後工作所需。

至於青少年在囚人士,署方為他們開設13項不同範疇的訓練課程,包括屋宇裝備和創意多媒體,參加創意多媒體課程的學員可考取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頒發、屬於第三級資歷架構的「傳意設計及應用文憑。
談及未來發展,何大政透露,署方計劃推出創業營商基礎證書課程,幫助學員掌握協助創業或中小企營運的技能。此外,署方今年2月亦與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食物廢料升級再造及環保產品發展,現時已將咖啡渣融入三維打印物料,應用於工業生產上,未來理工大學會為在囚人士提供產品設計相關的職業訓練,配合可持續發展趨勢,提升學員的就業能力。

何大政強調,職業訓練作為「進修的起點」,不僅教授在囚人士相關行業的專業技術和協助取得認可的資歷,亦培養他們正確的工作態度和自信心,「通過參與訓練,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從而增強更生的決心。」
記者 麥鍵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