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統計局(ONS)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英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3.6%,為去年1月以來最高,較對上一個月上升0.2%,高過市場預期。通脹升幅主要受發動機燃料、機票及火車票價格上升影響,同時衣履、紅酒和啤酒價格亦上漲。
《中國時報》報道,根據ONS數據,扣除波動較大的鮮食以及能源的核心通脹,上個月也高於預期,從5月3.5%增至3.7%。至於整體通脹,從4月以來已連續3個月都在3%以上,6月甚至是去年元月上漲4%之後最高。不過,若跟2023年的物價,動輒大增9%或10%以上相比,漲幅還是小很多。
分析師表示,英國通脹好不容易壓低到3%以下,現在這幾個月又重回3%以上,央行應該暫時不會繼續減息。從2024年夏季以來,把通脹目標訂在2%的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已4次調降利率。
ONS經濟學家RichardHeys表示,燃油價格僅小幅下跌,與去年同期的大幅下降形成對比,導致年度通脹率上升。食物通脹已連續第3個月增長,達到去年2月以來最高,但仍遠低於2023年初的峰值。
通脹的意外升高,使得工黨政府面臨經濟管理挑戰,特別是在經歷兩個月負增長且稅收增加的猜測不斷之際。財政大臣李韻晴表示,她決心為民眾增加收入,以應對生活成本壓力。
這讓央行處於兩難境地,儘管央行今年已兩次減息,將基準利率從4.75%降至4.25%,但最新通脹數據使得進一步減息的決策複雜化。
專家意見分歧,MoneyFarm投資長RichardFlax指出,持續的服務業通脹和強勁的薪資增長不支持過早寬鬆政策,但經濟增長疲軟和勞動力市場趨緩則提供了減息的理由。然而,曾任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的AndrewSentance警告,在通脹上升時減息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儘管如此,金融市場仍普遍預期BoE將在8月會議上再次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