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防AI深偽濫用仿冒 修法保障公民個人特徵

為了抑制「人工智能」(AI)蓬勃發展伴隨而生的深偽(Deepfake)仿冒、侵權等問題,丹麥政府擬修法保障每位丹麥公民自身「個人特徵」所有權,並在被有心人士透過AI濫用時,能透過法律程式保障權益,但為避免過度審查,出於教育、諷刺、藝術等目的用途不在此限。
臉書網友Runcorn Lee日前發文在臉書分享,在AI深偽影片與聲音模擬技術日益逼真的時代,丹麥政府正式提出一項劃時代的法律草案,目標是讓每位公民都能「擁有自己的樣貌與聲音」,並在被AI濫用時,擁有明確的法律追訴權。
此律草案4項重點:
全面保護生物特徵權。此提案將臉部、聲音、體態等「可辨識個人特徵」視為受保護的創作形式。任何人若使用AI生成他人外貌或聲音的影像、影片或語音內容,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否則將構成侵權行為。
賦予民眾提告與下架權。民眾可要求網站或平台移除未經同意的深偽內容,若被拒絕,可透過法院提告索償。
針對AI生成假色情與假新聞特別嚴懲。法律將加重處罰「性剝削型」或「政治誤導型」的深偽內容,以保護個人名譽與社會信任。
仍保障言論與藝術自由。為避免過度審查,法律允許諷刺、幽默、教育與藝術創作等合理例外用途。該法案若是通過,可望成為全球首部「深偽肖像權」專法,為世界各國在AI倫理立法上樹立典範。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