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科權威余枝勝離世 曾證麻雀可改善癡呆症 自揭患抑鬱毋懼忌諱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HKADA)創會主席、葵涌醫院精神科及老齡精神科顧問醫生及部門主管余枝勝於本月21日離世。HKADA社交平台發文悼念,指余枝勝是本地老年精神科翹楚,畢生致力推動對認知障礙症人士及家屬的支援和關顧,不僅關注患者的醫療需要,更關顧他們的身心健康,陪伴無數家庭走過困難,成為患者與家屬堅實而溫暖的伙伴。

余枝勝1979年畢業於港大醫學院,曾在葵涌醫院任精神科醫生,在1993年獲醫管局委任為首位老齡精神科顧問醫生。他曾研究證明打麻雀有助改善癡呆症老人的症狀,包括智力有所提高,心情更舒暢等。

令人難忘的是,身為精神科權威,余枝勝在2015年,於病人分享會上公開自己患上抑鬱症,而他的母親亦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知道單靠自己不能走出困局,遂選擇向同是精神科醫生的學弟求助,數月間透過藥物治療,終告別抑鬱,戰勝他畢生鑽研對抗的病魔。

HKADA主席吳義銘在悼文中證實,余枝勝於 2025 年 8 月 21 日與世長辭,他與協會仝人對余醫生的離開深感哀痛與不捨。

吳義銘稱,​余枝勝是本地老年精神科的翹楚,畢生致力推動對認知障礙症人士及家屬的支援和關顧。1995 年,余枝勝凝聚一群有心的醫護人員、社工、家屬及義工,排除萬難創立「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即HKADA前稱),為協會奠下穩固基石,「沒有當年余醫生播下的種子,便沒有今天為社會遮風擋雨、守護長者與家庭的林蔭」。

曾為聯合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的前立法會議員潘佩璆,是余枝勝港大醫學院的同班同學,潘21日在社交平台上也發文悼念余枝勝,指余治學嚴謹,博學強記,而且終身不斷學習,「堪稱我輩典範」;畢業後,二人同服務於老人精神科,並經常在醫管局精神科服務協調委員會屬下的老人精神科工作組見面,稱讚余「對專業水準的執著、對發展服務的熱誠,是推動香港老人精神科發展的一股強大動力」。

潘佩璆更指,專業以外,余枝勝更是一位詩人,常為同事、朋友寫詩,「他才思敏捷,與曹子建七步成詩不相伯仲」。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