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剝奪「王子」頭銜呼聲高漲

安德魯要求警方調查性侵受害者的醜聞曝光後,民間及輿論對他的不滿再度升溫,「徹底剝奪『王子』頭銜」的呼聲日益高漲,與王室內部的態度分歧形成對比。
雖然安德魯已宣布放棄「約克公爵」頭銜及其他榮譽,但他仍保留「王子」身分,他兩個女兒的「公主」身分也未受影響。這一「局部讓步」被輿論視為「避重就輕」,尤其是在新醜聞曝光之後,民間普遍認為「懲罰力度與其罪行嚴重性不符」。
民間組織「共和」指安德魯涉及未成年性侵指控,且試圖利用權力抹黑受害者,僅放棄公爵頭銜「代價微不足道」,呼籲王室「徹底切割」。民調數據顯示,目前67%的民眾支持剝奪其「王子」頭銜,僅13%持反對意見。
受害者朱弗雷的哥哥羅伯茨更公開呼籲國王查理斯三世:「任何涉案者都該對倖存者負責,撤銷他的王子頭銜是基本態度。」
王室內部態度則呈現分化。威廉王儲對叔叔安德魯僅放棄部分頭銜的做法「極不滿意」。《星期日泰晤士報》披露,威廉認為安德魯的存在「持續損害君主制信譽」,甚至主張採取更嚴厲措施,包括禁止其出席未來的加冕儀式。國王查理斯三世對此態度相對曖昧,僅對胞弟安德魯放棄公爵頭銜表示「挺好」,尚未就剝奪王子頭銜表態。
剝奪「王子」頭銜並非易事。根據1917年《英王制誥》,安德魯的王子頭銜係「君主之子自動獲得」,若要撤銷,需查理斯三世簽署新的制誥,且歷史上尚無「剝奪現任君主直系親屬王子頭銜」的先例,這也讓此事面臨憲政層面的爭議。
儘管存在阻力,但隨著新醜聞持續發酵,民間呼聲正逐步向王室施壓。
有分析認為,查理斯三世若想維護君主制公信力,平衡「家族倫理」與「公眾期待」,未來或需在安德魯的頭銜問題上作出更明確的決斷。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