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長廊歷經多次翻修

阿波羅畫廊的天花板。路透社

根據盧浮宮官方網頁資訊,19日遭竊盜的阿波羅長廊(Apollo Gallery)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時代的象徵性空間,原本用來彰顯其太陽王(Sun King)的形象,後來成為博物館的一部分,用來展示法國王室的珍貴收藏。展示的國寶主要分為兩大類,路易十四的硬石容器收藏和法國皇家珠寶,代表法國王室的歷史遺產。
阿波羅長廊歷經過多次翻修。1661年盧浮宮遭逢祝融後,路易十四開始興建現今的阿波羅長廊,並將工程委託給建築師勒沃。不過長廊直到1848年才由建築師杜班接手並完工,1851年由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揭幕。
阿波羅長廊融合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風格,自盧浮宮轉變為博物館以來,就一直展示法國國王的華麗的硬石容器(Hardstone Vessels)收藏,這些精美鑲嵌的珍寶是用貴重礦物雕刻而成(包括瑪瑙、紫水晶、青金石、玉和岩晶),路易十四對硬石特別熱衷,他的收藏約有800件。
另一大類則是王室珠寶,王室收藏還包括皇冠珠寶,包括本次失而復得的歐仁妮皇后(Empress Eugenie)後冠等。「布列塔尼海岸」(Cote de Bretagne)的紅尖晶石,外觀為一隻龍的形狀,曾屬於安妮王后(Anne de Bretagne),是倖存於盜竊、遺失和出售等動盪歷史的最古老寶石。收藏品中還有數顆曾為法國被罷黜王室所擁有的重要鑽石。第一顆是140.64克拉「攝政王鑽石」(Regent Diamond),於本次竊盜案中倖免,這顆鑽石於1698年在印度發現,1717年由法國攝政王購買,用於路易十五(Louis XV)的加冕王冠,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純淨的鑽石之一,蘇富比估計價值超過6000萬美元。

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