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黨政府11日宣布,擬通過收緊技術工人簽證發放條件,並強制企業加大本地人才培訓力度,以終結「失敗的大規模移民自由市場實驗」,更有序地管控移民制度。
路透社報道,首相施紀賢正面臨減少淨移民數量的政治壓力。在5月的地方選舉中,右翼反移民政黨改革黨取得突破,這一趨勢被視為選民對現行移民政策的不滿。
根據新規,未來技術簽證僅適用於從事「畢業生水平」工作的人員;至於較低技能崗位,僅在符合國家產業戰略的關鍵領域,才可核發簽證。作為交換,企業必須加大對本地工人的培訓投入。
工黨政府說,這項政策會寫入12日將公布的《移民白皮書》,詳細說明部長們如何計劃削減移民數量,並重塑移民系統的方向與目標。
持續走高的合法移民水平一直是政治爭議焦點,也是2016年推動脫歐公投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年,選民們強烈反對歐盟內部勞工的自由流動,成為他們支持「脫歐」的關鍵原因之一。
脫歐正式生效後,時任保守黨約翰遜政府於2020年下調技術簽證門檻,將包括瑜伽教練、遛狗員等職業納入合資格範疇,曾引發社會廣泛爭議。現任內政大臣顧綺慧聲明:「我們繼承的是一個失控的移民體系,前任政府以自由市場實驗取代自由流動。我們正採取果斷措施,恢復對移民系統的控制與秩序。」
儘管脫歐後歐盟移民人數銳減,但新的簽證規則及來自烏克蘭、香港的特別簽證計劃,使整體移民人數大幅上升。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的12個月內,淨移民人數創下紀錄,達到90.6萬人。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淨移民僅為18.4萬人,彼時英國仍在歐盟之內。